微信号:NeurologyClub 名 称:神经病学俱乐部 网 站:www.neurologyclub.org 手机网:m.neurologyclub.org |
医患关系:从“好病人”说起作者:医学与哲学浏览数:59次
当前医患形势紧张,患者在挑剔医生,医生也在挑剔患者,医患双方都在抱怨对方各种不好。这不禁让人思考,在医患关系中,究竟什么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什么样的病人才是好病人。关于好医生应该是怎么样的,学者们很早就已进行了全面细微的研究,研究成果颇多。一个德技并重的医生,基本上算得上是一个好医生。但是,在当前医患纠纷暴力倾向日趋严重,医疗事业变成高危行业,职业如履薄冰的形势下,对好病人进行探索研究,填补好病人的理论缺口,探究怎样使患者向好病人维度靠近,以及引导病人如何更好地就医,是很有必要的。笔者尝试以好病人的探讨作为本文出发点,侧重于医方角度,讨论好病人的应然状态,以及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过程中,病人应有怎样的道德责任与约束。 好病人是一个伦理概念,属于哲学范畴。好病人相对于好医生提出,好病人不仅是医生的期望,其实也是病人应当具备的自身素质,更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医生对病人期望,以及对于好病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古至今都存在 ,只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医疗需求的增加,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好病人已是文明时代不可缺少的组成元素。 2.1 古代医生对好病人的期望 医生对病人的要求古已有之,以明代名医王纶为例,在他看来,好的病人就是要求病人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王纶主张“病时静心息虑”,“昔人有云,我但卧病,即于胸前不时手写死字,则百般思虑俱息,此心便得安静,胜于服药,此真无上妙方也。盖病而不慎,则死必至。达此理者,必能清心克己,凡百谨慎,而病可获痊。否则虽有良药,无救也。”再如,在明代龚廷贤的“病家十要”中,要求病人要选择可靠的医生,遵从医嘱,按时服药,注意规律的饮食起居,以及在治疗上不吝啬费用等,这些都是医生对病人一些最基本的呼吁和期望,在医生的眼中,病人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好的心态甚至可以胜过良药,这样的病人才是好病人。 2.2 当代对好病人的描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患双方的互相期望值都在不断增强。面对紧张的医患关系,医方在呼吁好病人,医学的发展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也都在呼吁好病人的出现,希望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提高道德践行标准,增强责任感。同时,有好的病人,就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好的病人,对于一个病人不能简单地就贴上标签,而是更多地进行探究,加以引导。 医学领域具有专业性、风险性、未知性的特点,难免在市场冲击的情况下出现矛盾与纠纷。如今,医疗纠纷、暴力维权、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等不断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好病人怎样培养和突显出来已是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政府、医方、患方以及社会都有责任。社会应加强对患方进行各种研究,全面更好地了解患方,以便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对好病人进行科学理性研究,不能将那些好挑剔、爱讲价、常挑毛病的病人简单地视为不好的病人。面对医学的专业性与复杂性,社会有责任对病人做出引导,使其合理求医。同时,病人自身也有责任做出努力,相信医学,相信医生,而不是抱着戒备的心态跨进医院大门。“当前不和谐医患关系的最集中体现就是猜疑。”好病人应试着对疾病有理性的看法,提高对疾病的认知,面对疾病,就医期望应有合理的限度,同时还要能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正确看待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甚至能平静看待生命的终结等。 3.1 患者是一个道德个体 每个道德个体都有其相应的道德责任,当前医疗领域亟需人与人之间互相坦诚与尊重,亟需道德约束与道德践行。“社会及医院管理者往往偏重于强调医护人员在建构医患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对于患者则以‘同情心’、‘仁爱’、‘人道主义’的名义弱化其在医患关系中的道德责任。”医患关系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其有着多重性质取向。从法律上讲它是一种契约关系,从道德层面上讲是一种信托关系。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是就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着社会属性,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都是一个道德个体。即使这个道德个体转化为另外一种角色——病人,他仍然是一个社会中的道德个体。况且,患者在患病期间的一些社会角色的削弱并不意味着患者不用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所以,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并不是一个“自由”人,而仍然是受道德约束和规制的道德个体,同样要扮演好求医过程中的道德角色。 3.2.1 如实告知 病人有义务诚实说明病情,提供病史,告知医生治疗后的情况,不应隐瞒相关信息,否则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患者只有履行这些义务,医务人员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诊断治疗。因为好的医务人员真正关心患者的健康,他们在研究、治疗、复查疾病过程中花费许多精力和时间,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牺牲精神也应有所回报。 3.2.2 增强责任感 3.2.3 积极配合医务人员
患者本身的社会属性及其作为一个道德个体决定了其应当对社会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建立在每个社会公民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医患关系的缓和与良性发展,更是离不开患方的理解与支持,广大患者在求医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和恪守自己的道德本分。
4.2 尊重医务人员与理解医学事业 4.3 面对医疗纠纷应理性维权 总之,患方在求医过程中,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意识,注意道德修养与道德践行,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好病人。在疾病面前,医患双方应当互相信任、理解与支持,而不是相互戒备、猜疑和对抗。否则,在对抗疾病这场战争中,我们都将是输者,没有赢家。
|